中心概况
   中心简介
   视频介绍
   中心结构
  师资队伍
   中心负责人
   师资状况
  实验教学
   教学体系
   教学手段
   实验室预约
   实验室利用一览
   课表查阅
  课程建设
   精品课程
   教材建设
  教学资源
   常用课件
   ITAT课件
  教改科研
   教改项目
   教改论文
   研究成果
  中心特色
 

 当前位置:首页 > 实践教学 > 专题训练
专题训练

    为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问题分析、解决能力,我们针对不同课程设置了相关专题训练。

1. 数据库专题训练
一、专题训练的目的和意义
    通过本专题训练使学生获得有关数据库设计与开发应用的完整训练,从而掌握几种常用数据库系统的使用方法。
二、内容和要求
1) 设计题目(题目任选其一)
    题目1:数据库迁移及实现
    题目2:数据库性能优化的方案与比较测试
    题目3:数据库双机备份与实现
    题目4:数据库集群
2) 设计内容
    (1) 以FOXPRO、ACCESS以及MS SQL SERVER 2000或MY SQL下的应用数据库为背景,将其迁移至ORACLE或 IBM DB2数据库管理系统下,并完整实现原有环境的所有功能和业务逻辑。
迁移后的数据库运行的平台为WINDOWS或LINUX。
    (2) 对任意数据库的优化给出具体设计方案,实施并比较优化前后的性能。
    (3) 具体实现某数据库的双机备份,数据库系统不限。
    (4) 为保持数据库的高可用性,写出实现数据库集群的方案并实现。
3) 设计要求
   根据要求提出几种可能的设计方案并论证,从中选定一种实施实际系统,。
三、时间分配
第一周
    第1天:上午:介绍题目及要求并分组定题(2~3人一组);下午:查阅资料,设计方案。
    第2天: 从互联网和图书中查阅资料,设计方案。
    第3天: 从互联网和图书中查阅资料,设计方案。
    第4天: 上午: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并讨论设计方案。下午:调整并继续设计方案。
    第5天:调整并继续设计方案,实施设计方案。
第二周
    第1天:上午:教师检查设计方案实施情况;下午:继续实施方案。
    第2天:实施设计方案。
    第3天:实施设计方案,撰写系统实施及测试报告。
    第4天:实施设计方案,撰写系统实施及测试报告。下午交报告。
    第5天:考核
四、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1) 考核方式
    学生自由组合小组,2~3人为一组,也可一人独立完成。分为设计方案及系统实施测试报告及答辩两部分。
    只提交报告者,最高只能获得60%的成绩。其余需要通过答辩获得。每个组要通过系统演示及答辩。
2) 考核成绩评定标准
    实施五级分制: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

2. 程序设计专题训练
一、专题训练的目的和意义
    通过本专题训练使学生获得程序设计的比较完整训练,从而掌握程序设计的方法,熟悉程序设计的过程和思路。
二、内容和要求
1) 设计题目(任选其一)
    题目1:个人信息助理软件设计
    题目2:ATM软件设计
    题目3:学生成绩管理软件设计
    题目4:上述题目外,允许学生自选题目
2) 设计内容
    题目1:个人信息助理软件设计。至少要包括个人的基本信息、通讯录、日程安排等方面的功能。
    题目2:ATM软件设计。模拟ATM机的功能,至少包括用户登录、开户、存取款、查询、转帐等功能。
    题目3:学生成绩管理软件设计。至少包括学生信息的登记、查询。成绩的录入、查询、统计、修改等功能,以及用户登录功能。
    题目4:上述题目外,允许学生自选题目。功能不限,但是要求有明确的用途说明。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增加新的题目。
3) 设计要求
   根据要求提出几种可能的设计方案并论证,从中选定一种进行程序设计。在程序设计中必须要采用面向对象技术。
三、时间分配
第一周
    第1天:上午:介绍题目及要求并分组定题(2~3人一组);下午:查阅资料,设计方案。
    第2天: 从互联网和图书中查阅资料,设计方案。
    第3天: 从互联网和图书中查阅资料,设计方案。
    第4天: 上午: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并讨论设计方案。下午:调整并继续设计方案。
    第5天:调整并继续设计方案,实施设计方案。
第二周
    第1天:上午:教师检查设计方案实施情况;下午:继续实施方案。
    第2天:实施设计方案。
    第3天:实施设计方案,撰写系统实施及测试报告。
    第4天:实施设计方案,撰写系统实施及测试报告。可以交报告同时进行考核。
    第5天:交报告同时进行考核。
四、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1) 考核方式
    学生自由组合小组,2~3人为一组,也可一人独立完成。分为设计方案及系统实施测试报告及答辩两部分。
    只提交报告者,最高只能获得60%的成绩。其余需要通过答辩获得。每个组要通过系统演示及答辩。
2) 考核成绩评定标准
    实施五级分制: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

3. 软件工程专题训练
一、专题训练的目的和意义
    软件工程专题训练目的是使学生能够针对具体软件工程项目,全面掌握软件工程管理,软件需求分析,软件总体设计,软件详细设计,软件测试等阶段的方法和技术。通过专题训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软件开发模型、软件生命周期、软件过程等理论在软件项目开发过程中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按照软件工程的原理、方法、技术、标准和规范,进行软件开发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培养学生对技术文档的编写能力,从而使学生提高软件工程的综合能力,提高软件项目的管理能力。
二、内容和要求
1) 设计题目
    学生自由组合成软件开发团队(不超过3人),根据各自兴趣,选择项目题目,提交指导教师,经指导教师确定后,开始进行项目开发工作。
2) 设计内容
    (1)项目可行性研究 
    (2)制定项目开发计划 
    (3)需求分析 
    (4)总体设计 
    (5)详细设计 
    (6)实现
    (7)测试
3) 设计要求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开发小组为单位完成上述设计内容。小组成员要有明确的分工,并在报告中给以说明。
三、时间分配
专题训练共两周,时间安排如下:
    项目可行性研究、制定项目开发计划    1天
    需求分析                            2天
    总体设计                            1天
    详细设计                            1天
    实现                                3天
    测试                                2天
四、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1) 考核方式
   成绩分为专题训练成果及答辩两部分。每个组要通过系统演示及答辩。
2) 考核成绩评定标准
  包括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选定软件项目的典型性和难度,分析设计方法是否正确;建模是否正确;软件演示是否正确;文档是否规范;答辩是否效果良好。将成绩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级分制。

4. 嵌入式程序设计专题训练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嵌入式程序设计专题训练是配合《嵌入式与通信处理器》和《嵌入式程序设计》这两门理论课程而设立的设计性实践课程。其教学目的和意义是使学生在学习专业技术基础和主要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学习和掌握嵌入式系统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工程设计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调查研究,查阅技术文献、资料、手册,进行程序设计、编写技术文件的基本能力。通过嵌入式程序设计专题训练可以使学生得到一次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训练,提高学生的科研综合素质,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毕业设计乃至毕业后的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内容和要求
1) 设计题目
    题目自拟:学生可自行选择课题进行设计(课题必须经指导教师审题后合格),对于大型项目可进行团队开发,但应制定详细的项目分工说明。
参考题目:
    <1> 电子点菜系统
    <2> 智能家居 
    <3> 基于QT的远程智能监控软件开发
2) 设计内容
    在目标硬件上建立目标开发平台,搭建交叉编译环境,完成嵌入式图形系统的安装、移植。根据选定的题目,对系统进行需求分析和系统设计,完成嵌入式系统相关应用程序的编码、测试。
3) 设计要求
    掌握嵌入式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熟悉嵌入式处理器的开发环境及软硬件的调试过程,巩固和加深对理论课中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达到下列基本技能:
    <1> 培养学生查阅参考资料、手册的自学能力,通过独立思考深入钻研问题,学会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 通过对所选题目方案分析比较,确立方案,编制程序与调试程序,掌握嵌入式系统的设计方法。
    <3> 能够完成团队分工合作,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课题任务。
    <4> 根据个人的设计调试过程,撰写设计报告。
    <5> 通过严格的科学训练和工程设计实践,逐步树立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并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应具有的生产观点,经济观点和全局观点。
三、时间分配
    专题训练主要分成以下几个阶段:
    1) 相关知识讲解阶段(1天)
    教师讲解设计基本过程及程序设计实现方式,讲解嵌入式系统设计方法及实现过程。学生熟悉开发环境,确定题目及小组成员的分工。
    2) 资料查阅与方案制定阶段(1天)
    在资料查阅的基础上,学生对所选课题进行功能分析与设计,确定方案。建立描述文档,包括需求分析、功能描述、非功能描述等。
    3) 程序编制与调试阶段(6天)
    学生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程序的编制与调试,指导老师会实时考察学生的实际编程与调试能力,并记录学生的表现,给出评价。
    4) 撰写设计报告与总结阶段(1天)
    文档整理,对实训进行总结,学生根据规定的格式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5) 答辩与考核阶段(1天)
    答辩既可以采用语言表达的方式,也可以直接在实验室进行实际操作与调试。指导教师将综合每一学生的表现及能力进行综合评分。
四、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1) 考核方式
    通过学生的动手能力、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课程设计报告、答辩水平以及学习态度综合考核。考核标准包括:
    <1> 基本完成设计题目所要求的内容,程序有一定的实用性,可扩充性,创新性。(50%)
    <2> 课程设计报告。(30%)
    <3> 答辩及演示。(20%)
2) 考核成绩评定标准
    成绩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分制评定,以下为给分的参考依据:
    优:基本知识掌握牢固,预定方案及设计程序基本正确,编程方式具有独创性,具有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学习态度认真。
    良:基本知识掌握良好,选定方案及设计程序基本正确,编程方式与别人有不一样之处,具有一定的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态度认真。
    中:基本知识掌握较好,选定方案及设计程序基本正确,完成了计算机程序设计,学习态度较认真。
    及格:基本知识掌握一般,选定方案及设计程序基本正确,完成了计算机程序设计。 
    不及格:基本知识掌握一般,选定方案及设计程序有严重的错误,照别人抄的程序设计及设计报告。

5. 网络规划与设计专题训练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网络规划与设计嵌入式程序设计专题训练是配合《网络规划与设计》和《嵌入式程序设计》这两门理论课程而设立的设计性实践课程。其教学目的和意义是使学生在学习专业技术基础和主要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学习和掌握网络规划与设计及网站的设与规划计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网络规划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调查研究,查阅技术文献、资料、手册,进行程序设计、编写技术文件的基本能力。通过网络规划与设计专题训练可以使学生得到一次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训练,提高学生的科研综合素质,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内容和要求
1) 设计题目
    题目自拟:学生可自行选择课题进行设计(课题必须经指导教师审题后合格),对于大型项目可进行团队开发,但应制定详细的项目分工说明。
参考题目:
    <1> 小型公司网络站的规划与开发
    <2> 医院网站的规划与开发
    <3> 铁路系统网络规划及网站的开发与维护
2.设计内容
    根据所学理论知识构建相应的网络硬件环境并开发相应网站。根据选定的题目,对选择设备、选择网络拓扑,选择编辑工具,对系统进行需求分析和系统设计,完成相关应用程序的编码、测试。
3.设计要求
    掌握网络规划与设计及网站开发的基本方法,熟悉网络搭建及网站开发与维护的过程,巩固和加深对理论课中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达到下列基本技能:
    <1> 培养学生查阅参考资料、手册的自学能力,通过独立思考深入钻研问题,学会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 通过对所选题目方案分析比较,确立方案,编制程序与调试程序。
    <3> 能够完成团队分工合作,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课题任务。
    <4> 根据个人的设计调试过程,撰写设计报告。
    <5> 通过严格的科学训练和工程设计实践,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及团队合作的精神。
三、时间分配
    专题训练主要分成以下几个阶段:
1) 相关知识讲解阶段(1天)
    教师讲解设计基本过程及程序设计实现方式,讲解网络硬件环境的建设及网站开发的方法及实现过程。学生熟悉开发环境,确定题目及小组成员的分工。
2) 资料查阅与方案制定阶段(1天)
    在资料查阅的基础上,学生对所选课题进行功能分析与设计,确定方案。建立描述文档,包括需求分析、功能描述、非功能描述等。
3) 模拟硬件环境的建设及程序编制与调试阶段(6天)
    学生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模拟软件进行硬件环境的建设,独立完成程序的编制与调试,指导老师会实记录学生的表现,给出评价。
4) 撰写设计报告与总结阶段(1天)
    文档整理,对实训进行总结,学生根据规定的格式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5) 答辩与考核阶段(1天)
    答辩既可以采用语言表达的方式,也可以直接在实验室进行实际操作与调试。指导教师将综合每一学生的表现及能力进行综合评分。
四、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1) 考核方式
    通过学生的动手能力、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课程设计报告、答辩水平以及学习态度综合考核。考核标准包括:
    <1> 基本完成设计题目所要求的内容,程序有一定的实用性,可扩充性,创新性。(50%)
    <2> 课程设计报告。(30%)
    <3> 答辩及演示。(20%)
2) 考核成绩评定标准
    <成绩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分制评定,以下为给分的参考依据:
    <优:基本知识掌握牢固,预定方案及设计程序基本正确,编程方式具有独创性,具有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学习态度认真。
    <良:基本知识掌握良好,选定方案及设计程序基本正确,编程方式与别人有不一样之处,具有一定的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态度认真。
    <中:基本知识掌握较好,选定方案及设计程序基本正确,完成了计算机程序设计,学习态度较认真。
    <及格:基本知识掌握一般,选定方案及设计程序基本正确,完成了计算机程序设计。 
    <不及格:基本知识掌握一般,选定方案及设计程序有严重的错误,照别人抄的程序设计及设计报告。